概述
一次妊娠子宫腔内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胎儿,称为多胎妊娠。多胎妊娠的发生率与种族、年龄及遗传等因素有关。
病因
多胎妊娠有家庭性倾向,凡夫妇一方家庭中有分娩多胎者,多胎的发生率增加。单卵双胎与遗传无关。双卵双胎有明显遗传史,若妇女本身为双卵双胎之一,分娩双胎的概率比丈夫为双卵双胎之一者更高,提示母亲的基因型影响较父亲大。
随着产妇年龄增高、产次增多,多胎发生率可能增加,但这样的影响不明显。
自发性双卵双胎的发生与体内促卵泡激素(FSH)水平较高有关。
多胎妊娠是药物诱发排卵的主要并发症,与个体反应差异、剂量过大有关。应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(HMG)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,以致多发性排卵,发生双胎的机会将增加20%~40%。
临床表现
双胎妊娠多有家族史、孕前应用促排卵药物或体外受精多个胚胎移植史。早孕反应往往较重,持续时间较长;子宫体积明显大于单胎妊娠;妊娠晚期,因过度增大的子宫,使横膈升高,呼吸困难,胃部饱满,行走不便,下肢静脉曲张和水肿等压迫症状。
检查
在妊娠早期可以见到两个胎囊;妊娠中晚期依据胎儿颅骨及脊柱等声像图,B超诊断符合率达100%。膜性的诊断主要依靠妊娠14周前的超声检查:早孕期妊娠囊分开很远,如果在各自的妊娠囊中各有1个羊膜腔,则是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;如果在胎膜相接部位有“λ”或“双峰”征为双绒毛膜。一个妊娠囊中观察到两个羊膜腔,或在一个绒毛膜腔中同时显示两个卵黄囊,则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双胎。如在一个绒毛膜腔中仅显示一个卵黄囊,则为单绒毛膜单羊膜双胎。中孕期胎儿性别不同的双胎通常是双绒毛膜(双卵双胎)。妊娠早期进行绒毛膜性诊断对以后围产保健非常重要。
在妊娠12周后听到两个频率不同的胎心音。
如有以下情况应考虑双胎:子宫大于孕周;在妊娠中及晚期腹部触及多个肢体及两个或多个胎头;子宫较大,胎头较小,不成比例;在不同部位听到两个不同频率的胎心,或计数1分钟同时听胎心率,两音相差10次或以上。
诊断
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、产科检查可进行诊断。
并发症
单纯双胎妊娠不是剖宫产分娩的指征,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分娩方式。但双胎妊娠易发生如下并发症:
(1)双胎妊娠由于子宫过于膨大,子宫肌纤维过度延伸,产程中易致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产程延长,易发生产后出血;
(2)当合并羊水过多时,由于子宫腔内压力增高,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;
(3)双胎妊娠时,每个胎儿常较单胎胎儿小,易发生胎位异常,第一个胎儿娩出后,而第二个胎儿活动范围大,容易转成横位;
(4)分娩时,当第一个胎儿娩出后,宫腔容积突然缩小,胎盘附着面骤然缩小,故可能发生胎盘早剥,直接威胁第二个胎儿的生命和产妇的安全;
(5)当第一个胎儿为臀位,第二个胎儿为头位分娩时,第一个胎头尚未娩出,第二个胎头已降至骨盆腔内时,易发生两个胎头的颈部交锁而造成难产,但临床少见。
上述情况,多发生在胎儿较小而骨盆腔较大者,或单羊膜囊双胎或者第二个胎儿胎膜早破者。
双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较高,与早产、胎儿生长受限、胎儿畸形以及脐带异常有关。而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具有发生其特殊并发症的风险,如双胎输血综合征、双胎的丢失、双胎逆转动脉灌流等。
治疗
(1)定期产前检查,双胎妊娠系高危妊娠,母儿结局与孕期保健关系密切,一旦确诊,应做好保健和管理,加强营养,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、铁剂、维生素、叶酸、钙剂等。尽量避免过度劳累。妊娠30周后应多卧床休息,积极预防妊娠并发症,避免早产的发生。超声监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。
(2)如果胎儿之一在妊娠早期死亡,死胎可全部吸收,妊娠3个月死亡的胎儿,压迫成纸样儿,不需要处理;妊娠晚期死亡,一般不造成母体损害,但如有少量凝血活酶向母体释放,会引起血管内凝血,应监测母体凝血功能。
(3)双胎输血综合征依据超声诊断分为五期,I期可以采取动态观察,II-IV期根据情况可以采取选择性减胎术、胎儿镜下胎盘血管交通支凝固术、脐带血管凝固或结扎、羊水减量术、羊膜隔造口术等。其中胎儿镜下激光阻断胎盘血管交通支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。但也需要注意胎儿宫内治疗后相关并发症问题。
双胎妊娠多能经阴道分娩,需做好输血、输液及抢救孕妇的应急设备,并熟练掌握新生儿抢救和复苏的技术。
产程中注意宫缩及产程进展和胎心变化,若出现宫缩乏力,可以给予低浓度的缩宫素缓慢点滴。当第一个胎儿娩出后,在胎盘侧脐带端立即夹紧,以防第二胎儿失血。同时助手在腹部将第2个胎儿固定成纵产式并听胎心。若无阴道出血,胎心正常,等待自然分娩,一般在20分钟左右第二胎儿可以娩出。若等待10分钟仍无宫缩,可以给予人工破膜或给予低浓度缩宫素点滴促进子宫收缩。若发现脐带脱垂或可疑胎盘早剥或胎心异常,立即用产钳或臀牵引,尽快娩出胎儿。
产程中开放静脉通道,做好输液及输血准备;第二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;产后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,尤其注意产后2~4小时内的迟缓性出血。必要时抗生素预防感染。[2]
1.原鹏波, 魏瑗, 姚颖, 杨玲玲, 赵扬玉, 乔杰.辅助生育技术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: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,2010(18):107-109.
2.ZHAOYang-yu, XIONG Guang-wu, MACai-hong,WEI Yuan, WANG Li-na and QIAO Jie.pplication offet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monochorionicmultiplepregnancies:ChineseMedical Journal,2010:123(1):105-10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