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
当羊水量<300ml时称为羊水过少,此为传统概念。但无论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都很难准确估计羊水的总量。B超诊断羊水过少的标准是羊水指数(AFI)<5cm或最大羊水池深度<2cm。近些年由于对高危妊娠的产前监测和B超技术的提高和普及,羊水过少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,可高达5%。
病因
许多先天畸形特别是泌尿系统畸形与羊水过少有关,如先天性肾缺如、肾发育不良、多囊肾和尿道狭窄或闭锁等。上述畸形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或不能生成,所生成的尿液不能排出或排出减少,无尿或少尿,导致羊水生成下降,羊水吸收正常,最后出现羊水过少。
胎盘是胎儿和母体间的物质交换的器官,胎盘功能降低可以导致胎儿血容量下降,胎儿肾脏血供下降,最后导致胎尿生成减少。
许多药物可引起羊水过少,常见的有非甾类解热镇痛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两类。
临床表现
孕妇经常因胎动而感疼痛,腹围及子宫底高度均小于妊娠月份,胎儿活动受限,自然回转不易,故臀先露多见。妊娠时间延长,常超过预产期2~3周。分娩过程中常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或不协调性宫缩,宫口扩张缓慢,易发生第一产程延长。羊水极少,黏稠,多呈黄绿色,可导致胎儿缺氧。由于羊水缺乏造成种种发育畸形,如羊水过少发生于妊娠早期,部分胎儿体表可与羊膜粘连,或形成羊膜带,使手指或肢体离断;如羊水过少发生于妊娠晚期,则胎儿皮肤干燥,如羊皮纸状。因羊水少,胎儿在子宫内处于强制性体位,易受压迫而引起特殊的肌肉骨骼畸形,如手足畸形、背曲、斜颈、上下肢弯曲等。还常有胎儿肺脏发育不良,其原因可能为:①肺内发育缺陷,不能排泄维持羊水量的液体;②由于羊水少,子宫压迫胎儿胸部,影响胸壁及肺膨胀;③缺乏液体吸入终末肺泡,阻碍肺发育。在正常妊娠中,适当羊水量的吸入对胎儿肺的膨胀与发育很重要。发生于早、中期妊娠的羊水过少多因胎儿畸形流产而告终。
检查
诊断
主要根据临床表现、B超检查及直接测量羊水确诊。直接测量羊水,破膜时如果羊水量<300ml为羊水过少,其性质黏稠、浑浊、暗绿色。另外,在羊膜表面常可见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结节,直径2~4mm,淡灰黄色,不透明,内含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及胎脂。
鉴别诊断
羊水过少时,子宫底高度及腹围均小于同期妊娠月份,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。
子宫低,高度小于同孕周正常高度的第10百分数。妊娠36周前B型超声测胎头双顶径小于同孕周的5个百分数。检查子宫内羊水振波感一般较明显,无羊水过少的“实感”,B型超声检查羊水量在正常范围,破膜时羊水量>300ml,足月分娩时新生儿体重<2500g。羊水过少者子宫紧裹胎体,B型检查超声测羊水暗区<2cm,甚至<1cm,足月新生儿体重往往>2500g。但胎儿生长受限常合并羊水过少。
子宫底高度虽小,符合孕周。子宫内羊水振波感明显,子宫不紧裹胎体。B型超声检查羊水量在正常范围内,胎头双顶径值符合孕周,破膜时水量>300ml。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特征均符合早产儿。
治疗
如果明确合并胎儿畸形者,需要立即终止妊娠。
明确无胎儿畸形且胎儿已经发育成熟者,可以考虑终止妊娠,终止妊娠的方式可以考虑剖宫产。
羊水量减少是对妊娠期和分娩期母儿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。通过羊膜腔灌注法增加羊水量是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。
预后
羊水过少与对母儿的影响:早发性羊水过少指在妊娠中期和中期以前发生的羊水过少,比较少见。常见原因是胎儿畸形和胎儿生长受限,妊娠结局很差。晚发性羊水过少的常见原因是过期妊娠、胎膜早破、胎儿生长受限、胎儿窘迫、孕妇血容量低、孕妇应用吲哚美辛保胎和应用卡托普利(开搏通)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情况。妊娠期间羊水过少通常会出现胎儿畸形,这种胎儿畸形指继发于羊水过少的胎儿畸形,即所谓的羊水过少四联征。羊水过少四联征包括肺发育不全、特殊面容、四肢畸形和生长迟缓。分娩过程中羊水过少通常出现不协调宫缩、子宫颈扩张缓慢、脐带受压、胎儿窘迫等情况,所以剖宫产率增高。即使阴道分娩,分娩会相对困难,容易出现产伤。胎儿出生后容易出现新生儿窒息和其他新生儿疾病,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