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
输卵管妊娠是最常见的异位妊娠,即受精卵种植于输卵管。以壶腹部妊娠为最多,占50%~70%;其次为峡部,占30%~40%;伞部、间质部最少见,占1%~2%。停经,、腹痛、阴道不规则流血为其主要症状。
病因
确切病因尚未明了,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。
慢性输卵管炎可导致管腔皱褶粘连、管腔部分阻塞;阑尾炎、盆腔结核、腹膜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输卵管周围粘连、输卵管扭曲和僵直,导致输卵管狭窄、部分阻塞或者蠕动异常;盆腔肿瘤的牵拉和压迫使输卵管变得细长、迂曲或管腔部分阻塞、狭窄;输卵管粘连分离术、再通术及伞端造口术后的重度粘连或手术部位瘢痕狭窄、输卵管绝育术后瘘管形成或再通,均可延迟或者阻止受精卵进入宫腔,从而着床在输卵管而发生输卵管妊娠。此外,输卵管发育不良时,输卵管细长且迂曲,肌层发育差,黏膜纤毛缺乏,可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;输卵管憩室或副伞等先天畸形亦可导致输卵管妊娠。
卵子在一侧输卵管受精,经宫腔进入对侧输卵管后种植(受精卵内游走);或游走于腹腔内,被对侧输卵管拾拣(受精卵外游走),由于游走时间较长,受精卵发育增大,故种植对侧输卵管而成输卵管妊娠。
宫内节育器(IUD)避孕失败而受孕时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几率增大。使用低剂量孕激素避孕药时,可使输卵管蠕动异常,如排卵未被抑制,可发生输卵管妊娠;使用含有大量雌激素的紧急避孕药避孕失败而受孕者,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几率也增大。
接受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孕也可以发生输卵管妊娠。内分泌异常、精神紧张也可导致输卵管蠕动异常或痉挛而发生输卵管妊娠。
临床表现
检查
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。典型声像图为:子宫内未见妊娠囊,子宫内膜增厚;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、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,有时宫旁包块内可见妊娠囊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,是输卵管妊娠的直接证据,直肠子宫陷凹处有积液。文献报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77%~92%,随着彩色超声、三维超声及经阴道超声的应用,诊断准确率不断升高。
应用hCGβ亚单位放射免疫法能正确地测定早期妊娠,为诊断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。绒毛中的合体细胞,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,由于输卵管黏膜、肌层极薄,不能供给绒毛细胞所需的营养,异位妊娠在血浆中的β-hCG浓度较低,β-hCG放免法可测出第9天孕卵存在与否。在正常妊娠早期,每1.2~2.2天β-hCG量增加1倍,而86.6%的异位妊娠,其倍增时间缓慢,且其β-hCG的绝对值亦低于正常妊娠。
包括经阴道后穹隆穿刺和经腹壁穿刺,为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。若未抽出液体,亦不能排除输卵管妊娠。如肿块硬,不容易抽出内容物时,穿刺前可先注入生理盐水少许,再抽吸,如回抽之盐水呈红褐色,混有细小的血块,即可证实为陈旧性血肿。输卵管妊娠所致者则不凝。为进一步提高后穹隆穿刺的诊断价值,还可将后穹隆穿刺血与末梢静脉血进行化验对比,前者血沉减慢,为血小板减少可靠的依据。不论输卵管妊娠流产或者破裂,也不论其发作的久暂,后穹隆穿刺血的血沉均明显变慢,平均慢12.1mm;血小板也显著减少,平均少10万。与此相反,误穿血管血与末梢血管血的血沉和血小板几乎完全一致。当出血量多,移动性浊音阳性时,可直接经下腹壁一侧穿刺。
对不典型的病例应用腹腔镜检查价值大,可详细观察宫外孕的部位和周围脏器的关系和粘连状态,在某些病例且可同时手术。腹腔镜所见:输卵管妊娠着床部位呈肿瘤状,呈暗红色,膨隆,表面血管增生怒张。
借助诊断性刮宫,以观察子宫内膜变化,仅见蜕膜而未见绒毛,可以排除宫内妊娠。此外,在异位妊娠,子宫内膜呈非典型增生近似子宫内膜癌的改变者占10%~25%。腺体高度弯曲,呈锯齿状,细胞浆泡沫状,核浓染,参差不齐等,如过度分泌型子宫内膜,即所谓阿瑞斯–斯塔列反应也有一定诊断意义。
前两种检查无创,患者易于接受,后三种检查为为微创,对早期输卵管妊娠无症状者或怀疑宫内妊娠希望保留者,较难接受。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(ACOG,2004)根据前两种检查结果判断无症状的早期输卵管妊娠,提出的临床决策可供参考:
诊断
典型病例具有急性腹痛,短期闭经及不规则点滴阴道流血,且多有原发或继发不孕史;检查时患侧输卵管胀大压痛;内出血多时,则出现失血性休克。对诊断仍可疑者,可采用辅助检查方法进行诊断。
在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前,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。有的患者有早期妊娠反应,即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、偏食等。有的患者有一侧阵发性下腹部隐痛。双合诊子宫无明显胀大或稍胀大,其一侧有包块,压痛,疑为输卵管妊娠而进一步作有关辅助检查而确诊。
鉴别诊断
流产腹痛多较缓和,部位多在下腹中央,阵发性,一般阴道流血量多。阴道流血多少与全身失血症状相符合,有时可见绒毛排出。腹部无压痛或稍有压痛,一般无反跳痛,无移动性浊音。阴道检查子宫颈无举痛,后穹隆不饱满,子宫大小与闭经月数相符,子宫旁无包块。血尿HCG阴性,B超检查宫腔内见妊娠囊,或排除组织见到绒毛。
无闭经史及早孕现象,无休克征。体温升高,腹肌紧张,下腹两侧均有压痛。阴道检查后穹隆不饱满,子宫正常大,两侧附件处常有增厚、包块及压痛,有时一侧显著。后穹隆穿刺有时可抽出脓液。白细胞及中性分类高,妊娠试验阴性。特别是出血性输卵管炎,不仅有下腹部压痛反跳痛,且有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。后穹隆穿刺可抽出新鲜血液,术前难以鉴别,往往剖腹术后才明确诊断。
无闭经及早孕现象,无阴道流血。腹痛多由上腹部开始,然后局限于右下腹部,常伴有恶心、呕吐,无内出血症状。检查右下腹肌紧张,阑尾点压痛反跳痛,无移动性浊音。阴道检查子宫颈无举痛,子宫正常大。妊娠试验阴性,可有发热,白细胞计数增多。
有腹部包块史,如扭转自行缓解,腹痛为一过性;扭转后形成囊内出血,则腹痛呈持续性,但压痛、反跳痛仅局限于包块上及其周围。无移动性浊音。阴道检查子宫旁有压痛性囊肿。无闭经史及早孕现象,无阴道流血史,但应注意早孕往往促使已存在的卵巢瘤蒂扭转。
多发生在月经前期,且往往发生在性交之后,而无闭经及早孕现象,无阴道流血,腹痛性质及体征同输卵管妊娠破裂,妊娠试验阴性,B超检查见附件区包块。
该疾病多发生在年轻妇女,易发生自发破裂,引起急性腹痛,但无闭经及早孕现象,无阴道流血。过去史可能有渐进性痛经,有盆腔包块史。检查见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,宫骶韧带可触及触痛结节,患侧附件区压痛,既往发现的包块消失。B超检查见后穹隆积液,可穿刺出巧克力样液体。
治疗
对输卵管妊娠的治疗,历来主要方法是手术,近10余年来由于高敏感度放免测定β-hCG及高分辨B超和腹腔镜的开展,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显著提高,因此临床上一般采用保守手术及药物治疗。
上述各种手术的术式均可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两种方式,开腹手术较为直观,可在直视下进行上述操作,而腹腔镜则创伤较小,但需要相关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熟练技术。
甲氨蝶呤主要是用于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,输卵管浆膜完整,无活动性出血,输卵管妊娠产物处直径<3~4cm,腹腔中血液<100ml,β-hCG<3000mIU/ml,生命体征稳定、年轻、要求生育者。用药方法:①MTX口服,临床很少应用;②MTX肌内注射;③MTX-CF方案,甲酰四氢叶酸(CF),CF可逆转MTX毒性不良反应,为目前最常用方法;④MTX局部注射,在超声波引导下用MTX注入孕囊;或腹腔镜直接注视下输卵管内注射。药物疗法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腹痛,生命体征,及药物毒性不良反应。并用β-hCG及B超监测输卵管局部情况。
预后
输卵管妊娠破裂如能及时诊断,预后良好。间质部妊娠破裂如能及时诊断、抢救,效果也很好。异位妊娠患者大多迫切要求了解以后的生育能力问题,由于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致的异位妊娠患者,以后不孕的机会增多。